多措绘就雄安新区水文章 白洋淀治理挺进深水区
发布时间:2019-04-10 17:16 来源:www.shjajn.com 点击数: 次
随着中央宣布设立雄安新区,白洋淀流域脆弱生态环境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雄安新区的选址与白洋淀不无关系,城市建设难离白洋淀开发和保护,务须环保先行。
兵马未动,治理先行。环境保护,成为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直面的“严考”之一。而承载水城共融希望的“水核心”——白洋淀水质的整治,无疑是雄安新区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
根据中央部署,雄安新区定位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规划建设要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规划建设新区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显然,在强调雄安新区生态建设、水城共融这样的建设目标时,白洋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已经成立的雄安新区,白洋淀必将迎来全新的功能定位。白洋淀素有“华北之肾”的美誉,对京津冀生态及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开资料显示,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在由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0多个,面积366平方公里。作为我国北方稀缺的自然湿地,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的美誉。
多年前,由于缺乏清水补给,白洋淀有水区域曾经缩小到了原有面积的三分之一。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清水补给,白洋淀水位不断降低,水环境容量减少,水体的自净能力就难以保障了。”保定市环保局自然生态处处长郑学雷说。公开资料显示,白洋淀湖泊生物结构的破坏和食物链的断裂,造成了草型湖泊水体恶化,湖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不利于平衡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白洋淀流域内沼泽化和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明显。
而水质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清水供应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排污所致。为此,河北省近年来启动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在修复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涵养地下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综合环境治理等方面下了大功夫,将之打造为京津冀生态涵养支撑区。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为全域保护和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保定市此次共规划了10类156个项目,将大力抓好河流整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工作,一旦发现有违规排污事件将立即处理。
几近在同一时间,安新县已将白洋淀治理作为县里发展的“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促进淀区的生态保护。在雄安新区设立后,安新县在淀区推行淀长制和河长制,做好全流域统筹协调,综合整治,对淀区45个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开展了集中治理。与此同时,白洋淀区治污采取PPP模式,政府负责前期污水管网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首批污水、垃圾处理设备购置,后期设备购置和运营交由专业的公司统一管理。
水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当地将在一些河流汇入的地方建设芦苇湿地净化系统;对排入白洋淀的污水达到一级A标的前提下,再次进行深度治理;推进“引黄济淀”“穿府济淀”项目实施,建立起长效补水机制,保证白洋淀生态需水。此后几年,白洋淀还将从不同区域开展调水补水工程,以确保白洋淀对雄安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和生产用水功能。
另据经济日报报道,为防止上游污染进入白洋淀,安新县及保定市加强了对白洋淀水质的监测。在采蒲台国控监测点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府河、孝义河入淀口设置了自动监测站,有效提升了水质实时监测水平;对淀区8个国控点及孝义河、府河、漕河、瀑河等入淀河流每月进行采样、监测,汛期加密监测,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和来水情况。
如今,一个“苇绿荷红、水清鱼肥”的魅力新水乡正逐步呈现。业界普遍认为,雄安新区的成立,给了白洋淀治理与保护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赵军对此指出,河北将坚持生态优先,强力实施“碧水行动”,做好白洋淀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为打造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提供有力保障。
- 受益河北节能十三五规划 雄安新区领跑环保产业2019-04-10
- 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杭州多措提升污水处理能力2019-04-10
- 多措牢筑城市“里子” 海绵城市助力人水和谐2019-04-10
- 多措并举完善保障方案 打通环保执法“肠梗阻”2019-04-10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雄安新区三大行动开启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