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治水护一方清流 多年持续投入方可见效

发布时间:2019-04-10 17:14 来源:www.shjajn.com 点击数:
2015年,“水十条”出台后,环保部投入巨资治水。高成本投入,钱是否花在了刀刃上?是否取得预期效果,这个效果能不能长期保持?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投资跟治理效果不是一一对应的事,治水在短期很难看到效果,必须多年持续投入治理。


 
 重金治水护一方清流 多年持续投入方可见效

  近水而居,是不少人的梦想。看看各地楼市,海景房、湖景房、河景房,只要沾了“水”价格就会高出一截。但是,如果自家住宅靠近的是黑河臭水,那可就是烦恼了。

  刚入夏,天津市河北区靖江桥一带的居民又开始苦闷了——随着温度升高,旁边的北塘排污河水臭味又开始散发出来。这条“排污河”其实十多年前就做了截污治理,河边绿化的不错,沿河公园有模有样,看得出花了不少银子。

  “怎么就治不好呢,钱真是打水漂了!”周边居民的抱怨,很有代表性。滇池“十一五”“十二五”总计治理投资超500亿元,而太湖的治理资金早已超千亿,更不要说治理松花江,仅吉林省“十三五”的总投资就将达到8563亿元。两湖的治理,虽已有成效,但远不能说已高枕无忧,而松花江流域更是出现了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上升。

  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出台后,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估算,全社会投资大概需要4.6万亿元。很多人关心:这么高的投入,钱能不能花在刀刃上?资金花出去了,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这个效果能不能长期保持?最近,财政部、环保部联合下发《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给出了资金使用严管的积极信号。麻辣财经采访有关部门和专家,看看这治水资金到底该怎么管、怎么用。

  资金投入和治理效果并非一一对应,多年持续投入才能见效

  水质变差,主要是各种污染集聚、超过环境容量的结果。咱老百姓通常认为,花钱建污水厂做好截污,水质总会一点点好起来。其实,投资跟治理效果,还真不是一一对应的事。说起“巨资治污,越治越污”,常有人拿滇池做例子。事实上,这两年,滇池的治理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但这距离治理开始已经过去了近20年。

  “我们治理滇池,确实走过不少弯路,前期大量投入,不仅因为缺乏经验,也因为我们缺乏适合的技术。”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曾在全国人大环资委任职多年,谈及滇池的治理历史,至今仍记忆犹新。

  骆建华说,高原封闭湖泊的治理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治了工业污染等外源性污染,可农村面源却一时难找到好办法,而后来以人工湿地等对付面源,又发现湖泊自身底泥等内源性污染依旧是难题。“钱真没少花,但前期的效果不能让人满意,引发公众抱怨可以理解,但这确实需要付出一定代价。”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表示,河流湖泊环境质量的要素不仅包括水质,还要看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此为标准的治理才是长效有价值的。正因如此,治水难度远超治气,花钱肯定要比治气多,而且短期很难看到效果。

  “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前期的投入和工作,比如污水厂的大规模兴建、管网的建设和加密,都是水污染治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要花大价钱的事。” 王洪臣强调。

  外行看热闹,内行说门道。王教授这么一说,麻辣姐明白了,想把钱砸水里马上能让水变清,这是痴人说梦。看到花了那么多银子水质还没改善,心情咱理解,但的确得有耐心。事实也证明,多年持续投入钱没白花。日前,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专题报告中,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我国地表水代表性指标如高锰酸盐指数从1990年的10.5毫克/升改善到2016年的3.5毫克/升,氨氮浓度从1.9毫克/升改善到0.7毫克/升。“十二五”期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提高了14.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了6.8个百分点。

  各路资金参与治理,政府及民间投资效益均有明显提升

  仔细打量《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每项指标细致明确,而且分值设置充分体现了“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百分制的考核,“产出和效益”大项55分,水环境质量目标占30分,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占15分,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各占5分。可见,中央资金不是随便拿来花花的,必须有质量讲效益。

  绩效评价只是近年来严管政府水污染治理资金的一个缩影。几年前,湖泊治理资金的分配使用就开展了“竞争模式”。也就是说,湖泊治理得越好,中央越有奖励,越给资金支持。竞争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调动了其投入的积极性。这些年,地方对湖泊的投入比例基本超过了总投资的50%,并进一步创新投入方式,广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

  骆建华认为,多年前,治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是不争的事实。建好的污水处理厂,1/3在运行,1/3半停半开,1/3晒太阳,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治水资金,也拖累了治水的步伐。最近几年,中央对资金使用严格管理,不少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拨付,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与此同时,市场化治理走向前台,从2002年特许经营开始推广,社会资金的投入已经远超政府投资,有力地为污染治理提供资金保障,也撬动了产业发展。

  “民间投资当然讲效益,有了这个补充,大家争抢中央资金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骆建华说。

  广西南宁那考河,作为全国首个实行“按效付费”的内河流域治理PPP(公共私营合作制)项目,总投资约11.9亿元、全长约6.35公里,在几年内华丽变身,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王洪臣看来,国企的背景、强大的技术支持团队,是那考河成功治理不可或缺的因素。

  王洪臣认为,PPP模式,资本最终要获利。一个污水运营项目的成本测算容易,但一个水域环境整治的成本测算却很困难。开始签了协议,随着对项目了解的深入,毁约撂挑子的并不鲜见。在环境质量考核的压力下,这样的PPP一定要注意治理的系统性。短期为了达标,可以使用的手段和把戏不少,但是不仅浪费治理资金,也影响治理的长效,为后期治理埋下隐患。

  “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是个综合工程,企业的达标排放很关键。但目前来说,监管的大棒多,对企业提升环境行为的激励还太少。”骆建华认为。
 
相关产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