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完善回收体系 助推铅蓄电池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10 17:04 来源:www.shjajn.com 点击数:
铅蓄电池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因其安全性高,价格低廉,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铅蓄电池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安全隐患。为建立和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和运行机制,3月21日,国家环境保护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铅蓄电池回收试点委员会正式成立,旨在推进全产业链提升环保技术水平,促进蓄电池循环利用。


 
  2017年3月21日,国家环境保护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铅蓄电池回收试点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天能、超威、骆驼、风帆等知名电池生产企业和金洋、新春兴、金利等再生铅龙头企业等共21家企业和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沈阳蓄电池研究所、上海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加入委员会。据了解,委员会的企业成员覆盖了我国电池生产和再生铅超过80%产能,囊括了全部行业相关协会。
 
  站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和讨论问题,促进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成员单位首先达成的共识。委员会的成立,旨在落实国家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方案和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促进行业自律,引导市场规范。建立和完善废电池回收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产业链闭环管理,推进全产业链提升环保技术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大企业“吃不饱”,“散乱污”难取缔
 
  铅蓄电池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因其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以及在一段时间可以大规模利用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市场上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和出口国。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铅蓄电池产能已经达到300万吨。
 
  铅蓄电池的广泛生产和使用,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安全隐患。一方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由于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如果回收和处置废旧电池不当,也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从目前情况看,传统的正规电池生产企业,经过几年整治,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从整个行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回收利用体系还不够完善。”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何艺博士表示。
 
  何艺介绍,大量的废旧电池流入非法渠道,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另一方面则是流入非法的铅回收和利用企业之后,由于没有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而造成的污染。
 
  何艺介绍,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2015年,全国大约有15个省份的32家单位拥有电池处置相关许可资质,但是仅处理了56.65万吨电池。相比大约300万吨的生产量,意味着流入正规渠道的废铅电池量只有不到20%,有将近80%的废铅电池流入了非法渠道。
 
  广东英德市新裕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再生铅生产企业,市场总监郑秋华对此有深刻体会:“广东的铅蓄电池产量在全国应该是第一,但省内的3家企业回收的废铅加起来大约只有21万吨,原材料太少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除了生产的成本低,打击的行政成本高,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是散乱污企业一直存在而正规的大型再生铅生产企业产能不足设备闲置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们针对废铅蓄电池收集和处理出台了大量法律文件,但是很多细则和规定还是缺乏的。”何艺表示,这就导致了全国32个省份中,只有15个省份有执行单位,其余一半以上的省份从法律上讲没有废铅蓄电池的资质单位。
 
  针对这一情况,2015年11月,环境保护部固废管理中心与超威集团签订了相关协议,共同成立了中国环保基金会电池污染防治专项基金。环保部固管中心承担的试点项目就是建立铅蓄电池研究和废电池回收体系。何艺介绍,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京津冀在内的七省一市的企业参与试点。为防止试点省份对没有试点地区的生产造成影响,目前规定,试点单位只能在本试点区域内开展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和转移试点工作。
 
  产业链闭合管理,将责任延伸到生产者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中指出,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把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此《方案》还明确要求对铅酸蓄电池、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等产业集中度较高、循环利用产业链比较完整的特定品种,在国家层面制定、分解落实回收利用目标,建立完善的统计、核查、评价、监督和目标调节等制度,支持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和再生企业建立基于市场化的回收利用联盟。
 
  事实上,将责任延伸到生产者,建立完整的生产、回收和利用体系及联盟,不仅是落实国家的相关要求,也是整个电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关系到整个行业的环境信用和环境形象。”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陆冬森表示。
 
  “如果生产端和回收利用端能够强强联合,把政府政策和双方对营销渠道的控制更好的结合起来,我希望也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陆冬森说。
 
  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铅电池产业涉及生产、销售、收集、处置和利用等多个环节,只有形成整个流通的闭环管理,才能保证在这个过程中不出现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正规、合法途径的废旧电池回收率不高是目前整个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陆冬森认为,应该制定废旧电池回收的目标,从国家层面以及行业协会层面制定年度回收目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不管是电池的生产者还是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企业,都要完成核定的回收目标,保证正规生产的电池能够做到有效和有序回收。陆冬森表示,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回收和利用体系,也可以与再生铅企业签订战略联盟。
 
  如何计算电池产量以及核算回收率?建立完整的溯源体系至关重要。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生产电池的统一编码,这也是电池回收和利用体系制度建立的基础。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尝试制作自己的产品编码,但是不同企业的编码格式、内容等不统一,对未来的监管和制度建设也会带来诸多不便。“要利用电池的编码制度,建立公共的管理平台,将所有产品纳入数据库之后,每个企业实际的产量、消耗的铅量都可以掌握。”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刘彦龙表示。
 
  编码制度不只是核算电池产量、回收率以及溯源的基础,更是落实企业责任的手段。简单来说,生产企业的电池出厂有统一编码,销售、回收、转移、处置、利用等过程中的企业将其作为前置条件,监管过程中行政部门将其作为准入条件和执法依据,就有利于整个产业链形成完整、闭环的制度体系。
 
  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成员单位包括了铅蓄电池从生产销售到回收利用的企业。要建立完整的回收利用体系,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的是成员单位企业的自觉自律。
 
  以取缔散乱污等非法回收利用涉铅蓄电池的企业为例,合法的再生铅企业能够守住底线,使非法收集、冶炼的粗铅没有渠道销售,使非法企业无利可图是一个重要手段。当然,除了行业的自觉自律,政府部门对非法企业的打击、政策的引导以及扶持也至关重要。
 
  打击非法企业,一方面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隐患,另一方面则维护了市场公平。河南金利金铅集团副总经理仝其建介绍,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期间,再生铅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开始好转,其原因就是政府加大了对非法冶炼、回收等企业的打击力度。
 
  只“堵”不“疏”,可能事倍功半,只有“疏堵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闭环整个产业链,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经济手段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让“守规矩”的企业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甚至直接获利。
 
  以电池销售和回收两头环节为例,除了企事业单位和正规的回收公司,目前市场上的废旧电池回收渠道散落在电动自行车维修点、汽车修理厂等地方。为何正规企业收不上来,而非法渠道却有很大吸引力?究其原因还是价格和利益的问题。非法渠道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那么在回收时就会将成本的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举例说,按非法企业或个体商贩每块电池加价10元来说,对于消费者或者维修点就比较有吸引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旧换新”的方式。也就是说,一块新电池必须由一块废旧电池进行兑换,如果没有废旧电池兑换,那么新电池在原价的基础上就需要加价50或者100元,以类似这种方式挤压非法回收链条中的价格优势。
 
  在税费上面的优惠政策,也是正规的电池生产、回收和利用企业呼吁和需要的支持。王敬忠表示,按照企业回收量的多少和完成情况,建议国家在现有的政策上给企业减免相应的消费税。

相关产品
网站地图